寫陶淵明的文章 人生的愛好者:陶淵明 林語堂(4)

時間:2012-08-06   投稿:maxiaoling   在線投稿:投稿

  總之,我對人類尊嚴的信仰,實是在于我相信人類是世上最偉大的放浪者。人類的尊嚴應和放浪者的理想發(fā)生聯系,而絕對不應和一個服從紀律、受統(tǒng)馭的兵士的理想發(fā)生聯系。這樣講起來,放浪者也許是人類中最顯赫最偉大的典型,正如兵士也許是人類中最卑劣的典型一樣。讀者對于我以前的一部著作《吾國吾民》的一般印象是我好似在贊頌“老猾”,F在我希望讀者對這一部著作指《生活的藝術》。的一般印象是:我正在竭力稱頌放浪漢或是流浪漢,我希望在這一點上我能成功,因為世間的事物,有時看來不像它們外表那么簡單。在這個民主主義和個人自由受著威脅的今日,也許只有放浪者和放浪的精神會解放我們,使我們不至于都變成有紀律的、服從的、受統(tǒng)馭的、一式一樣的大隊中的一個標明號數的兵士,因而無聲無臭地被淹沒。放浪者將成為獨裁制度的最后的最厲害的敵人。他將成為人類尊嚴和個人自由的衛(wèi)士,也將是最后一個被征服者,F代一切文化都靠他去維持。

  造物主也許會曉得當他在地球上創(chuàng)造人類時,他是創(chuàng)造了一個放浪者,雖是一個聰明的,然而總還是放浪者。人類放浪的質素,終究是他的最有希望的質素。這個已造成的放浪者,無疑地是聰慧的。但他仍是一個很難于約束、很難于處置的青年,他自己以為比事實上的他更偉大,更聰慧,依然喜歡胡鬧,喜歡頑皮,喜歡一切自由。雖然如此,但亦有許多美點,所以造物主也許還愿意把自己的希望寄托在他身上,正如一個父親把自己的希望寄托在一個聰慧而又有點頑皮的二十歲兒子的身上一般。我常想他可也有一天情愿退隱,而把這個宇宙交給他的兒子去管理嗎……

  以中國人的立場來說,我認為文化須先由巧辯矯飾進步到天真純樸,有意識地進步到簡樸的思想和生活里去,才可稱為完全的文化;我以為人類必須從知識的智慧,進步到無知的智慧;須變成一個歡樂的哲學家,也必須先感到人生的悲哀,然后感到人生的快樂,這樣才可以稱為有智慧的人類。因為我們必須先有哭,才有歡笑,有悲哀而后有覺醒,有覺醒而后有哲學的歡笑,另外再加上和善與寬容。

  我以為這個世界太嚴肅了,因為太嚴肅,所以必須有一種智慧和歡樂的哲學以為調劑。如果世間有東西可以用尼采所謂愉快哲學這個名稱的話,那么中國人生活藝術的哲學確實可以稱為名副其實了。只有快樂的哲學,才是真正深湛的哲學;西方那些嚴肅的哲學理論,我想還不曾開始了解人生的真義。在我看來,哲學的惟一效用是叫我們對人生抱一種比一般商人較輕松較快樂的態(tài)度。一個五十歲的商人,本來可以退隱,但還要兢兢業(yè)業(yè)干下去,在我看來這種人就不是哲學家。這不是一個偶然發(fā)生的念頭,而是我一個根深蒂固的觀念。只有當人類渲染了這種輕快的精神時,世界上才會變成更和平、更合理,而可以使人類居住生活,F代的人們對人生過于嚴肅了,因為過于嚴肅,所以充滿著煩擾和糾紛。我們應該費一些工夫,把那種態(tài)度根本地研究一下,方能使人生有享受快樂的可能,并使人的氣質有變?yōu)楸容^合理、比較和平、比較不暴躁的可能。

提示:試試"← →"鍵可實現快速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