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病人能喝酒么?
心臟病人能喝酒么?心臟病患者可以喝酒么?不少人認為,心臟病不僅應戒煙,而且應當絕對禁酒。但有研究發(fā)現(xiàn)并不是如此,應該辯證的看待飲酒的問題。
大量飲酒可以增加心臟和肝臟的負擔,大量酒精能直接損害心肌,造成心肌能量代謝障礙;抑制脂蛋白脂肪酶,促使肝臟合成前β-脂蛋白,使血中β-脂蛋白消失減慢及三酰甘油上升,從而促進動脈粥樣硬化。但持續(xù)少量飲酒則可使血中高密度脂蛋白提高,并有降血脂的作用,從而保護心血管系統(tǒng),抑制動脈粥樣硬化形成。
大量喝酒可刺激脂肪組織分解,形成大量的脂肪酸,使肝臟合成的前部脂蛋白量急劇升高。同時前部脂蛋白和乳糜微粒在血中廓清速度減慢而加重高脂蛋白血癥。喝酒可誘發(fā)心絞痛及心肌梗死。少量喝酒,尤其是低度酒,對心臟是有保護作用。因此,可以認為。冠心病人即使患有急性心肌梗死,也可喝低度酒,喝酒量以一天不超過50克為宜。
飲酒一般都被列為心血管病的危險因素,即使是權威的指南,通常提的也是“限酒”,而不是禁酒,因為酒和煙畢竟不同,適量的飲酒對人體健康是有益的,這已為許多研究所證實。
“限酒”的含義究竟該如何理解?按世界衛(wèi)生組織的規(guī)定,以10克純酒精為一個標準杯,在其1999年制定的高血壓治療指南中指出,每天飲1~3個標準杯的酒可降低冠心病發(fā)病的危險性。一般指南中,男性安全飲酒量每日白酒為50克,啤酒為兩瓶;女性為啤酒一瓶,每周至少有兩天滴酒不沾。
加拿大的研究認為,白酒限量為每天25毫升。美國心臟學會2006年發(fā)布飲食與生活方式建議中,再次明確指出了適量飲酒的含義:男性每天的飲酒量不應超過兩份,女性不應超過一份。一份的含義是:葡萄酒150毫升或啤酒350毫升或白酒30毫升,這與世界衛(wèi)生組織的限量大致相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