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質疏松患者應該注意的飲食事項有哪些

2018-06-20 16:09:16來源:四海生活百科

    骨質疏松癥是由于多種原因導致的骨密度和骨質量下降,骨微結構破壞,造成骨脆性增加,從而容易發(fā)生骨折的全身性骨病。臨床研究表明,從飲食方面可以逐步改善緩解疼痛,下面小編帶你來看一看

     cc11728b4710b912f05746c4c8fdfc0392452271.jpg

       骨質疏松患者要常吃這些食物

  1、維生素B12

  維生素B12攝入不足的人,骨質更容易流失。維生素B12能控制血液中的高半胱氨酸水平,該代謝物質和心臟病、髖骨骨折均有一定聯系。健康人每天攝入2.4微克的維生素B12即可。有益食物:貝類、瘦牛肉和低脂奶制品。50歲以上的人最好選擇補充劑。因為維生素B12不易被老人吸收。

  2、維生素K

  建造骨骼的蛋白質,如骨鈣素、蛋白質都需要維生素K才能發(fā)揮作用。維生素K水平低的人,跑步時髖骨骨折的概率增加30%。女性和男性每日應分別補充90微克和120微克。

  3、蛋白質

  骨骼雖然看起來不夠“活潑”,其實它們非常“忙碌”,一直處在不斷的分解和合成過程中。骨骼合成需要的一種關鍵營養(yǎng)素就是蛋白質。事實上,骨骼22%的成分都是蛋白質。每公斤體重大約需要補充1克蛋白質,但也不能補太多。否則容易使血液呈酸性,從而消耗骨骼里的鈣質,骨骼反而更受罪。

  骨質疏松有哪些危害

  1、疼痛:

  骨質疏松的危害感到腰酸背痛者最多,其次是肩背、頸部或腕、踝部酸痛,同時可感到全身無力。疼痛部位廣泛,可有變化,與坐、臥、站立或翻身等體位無關,癥狀時輕時重。

  2、發(fā)病率高:

  老年人骨質疏松發(fā)病率較高,全球有2億骨質疏松患者,并且女性多于男性。骨質疏松嚴重影響老年人生活質量,50歲以上人群中,1/2的女性、1/5的男性在他們的一生中都會出現骨質疏松性骨折,一旦患者經歷了第一次骨質疏松性骨折,繼發(fā)性骨折的危險明顯加大。我國老年人居于世界首位,現有骨質疏松癥患者9000萬,占總人口的7.1%。預計到2050年將增加到2.21億,那時全世界一半以上的骨質疏松性骨折將發(fā)生在亞洲,絕大部分在我國。

  3、骨骼變形:

  由于骨小梁變細、減少,骨骼易發(fā)生斷裂。脊柱椎體主要由松質骨構成,其骨小梁斷裂時,整體外觀并無裂縫,X線照片或CT圖片也難以發(fā)現。但日久天長,積少成多,一些椎骨慢慢塌陷,引起身材變矮,弓腰曲背?衫^發(fā)腰背疼痛,影響行走、呼吸等多種功能活動。

  4、骨折:

  因骨骼強度和剛度下降,輕微暴力、跌跤,甚至坐車顛簸、咳嗽,都可以引起骨折。常見部位是脊柱椎骨、腕部(橈骨遠端)和髖部(股骨頸)骨折。老年人脊柱和下肢骨折后,長時間臥床不起,可誘發(fā)多種并發(fā)癥,如褥瘡、尿路結石、腦血栓、墜積性肺炎等,嚴重影響健康,威脅生命。

相關推薦

強直性脊柱炎患者飲食五大注意事項!

強直性脊柱炎患者飲食五大注意事項!強直性脊柱炎患者有飲食宜忌,須執(zhí)行抗炎飲食,低淀粉飲食,戒煙免酒+補維生素等方面重要事項,具體實施方法一起來看看吧

胃病患者這樣吃 適得其反

胃病患者這樣吃  適得其反俗話說胃病”三分治,七分養(yǎng)”。胃病與我們的日常生活習慣息息相關,尤其是飲食方面。飲食養(yǎng)胃是治療胃病的關鍵,胃病患者切記千萬別把這樣吃。 

孕婦飲食營養(yǎng)需要注意什么 孕婦如何正確補充營養(yǎng)

孕婦飲食營養(yǎng)需要注意什么 孕婦如何正確補充營養(yǎng)對于孕婦來說由于在孕期體內的激素水平有所上升,所以這就會出現種種的不良反應,如嘔吐、消化不良,但是對于孕期來講,補充營養(yǎng)又是非常的重要,所以我們就應當注意吃一些營養(yǎng)含量較高的食物,一旦營養(yǎng)跟不上,除了胎兒發(fā)育比較遲緩,準媽媽們的身體也會有一

盤點生活中常見的飲食誤區(qū) 日常飲食注意事項有哪些

盤點生活中常見的飲食誤區(qū) 日常飲食注意事項有哪些我們日常生活中,對于每天的日常飲食都有了固定的看法見解,但其實往往都會存在著飲食誤區(qū),但這些都是我們不曾注意到的。隨著人們對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對飲食的要求也越發(fā)的追求,良好的飲食習慣對身體的健康十分重要。那么如何避免生活中飲食誤區(qū)尤為重要

* 聲明:本文由四海網特約會員sunlu原創(chuàng)/整理/投稿,生活百科欄目刊載此文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內容僅供娛樂參考。部分文圖內容可能未經嚴格審查,歡迎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