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著春天(2)

這樣的日子仿如流水般帶走了年少的時光。后來,父親單位分了樓房,走出農門住到城里去,在那個年代可是我們全家人一直的夢想。于是沒有猶豫的就把家從農家小院搬到了鋼筋水泥的樓房里。走之前,母親偷偷地把那只小的花貓送給了從很遠地方來的親戚,我和妹妹抱著大的這只貓咪,眼淚流得一塌糊涂,奶奶說,樓里是不能養(yǎng)動物的,這只貓就讓它跟著我,有空了就常來看看我們吧。
三
那個春天的瞬間我回到小院時都說了些什么呢?
每憶及此,我的思緒總會嘎然而止。記憶這東西真的有些不可思議,實際身臨其境的時候,幾乎未曾意識什么,然而時光流逝后,不知怎么,腦海中那一幕就被永久地定格在那一個春天的瞬間了。那輕柔的風,那一縷風中的白發(fā),奶奶那孩子似的笑和絮語以及咪咪那聲“喵嗚”的叫聲,都清晰得只消一伸手便可觸及,但是那個場景中卻沒有我,我到底消失在什么地方了呢?為什么會有這樣的事情發(fā)生呢?我和我當時的世界都遁往何處了呢?哦,對了,就連最熟悉的奶奶的臉,遽然間竟也無從想起,我所把握的,只是那樣一個春天的場景而已。
四
奶奶是個極愛清潔的人,她的手中多數時間不是拿著一把掃把就是一塊抹布,被她整理的房間永遠是一塵不染的光鮮,即使最邊邊角角的地方也不會著一絲塵埃;院子里除了花草看不到一樣雜質,即使一根小小的柴棒也都放在它該放在地方。院子沒有大門,因此永遠都是敞開的,墻外是小學校,下課鈴聲響過之后,奶奶的小院就會擠滿孩子們,有的徑直到屋里的水缸里舀水喝,有的則在院子里跳一會皮筋,唧唧喳喳一陣子,孩子們都知道奶奶愛惜花草,喜潔凈,從不在此調皮搗蛋,等到上課鈴一響,奶奶的院子就會驟然安靜下來,這時奶奶就會去擺弄那些花啊草啊的,雖然都是些不值錢的花草,但奶奶的院子里常年都飄滿了花香,永遠都是讓人賞心悅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