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心到孝行,究竟有多遠(yuǎn)?
最近看了一段片長僅有六分鐘的視頻短片--《天堂午餐》,看完之后,眼淚就不聽使喚的流了出來,因為這當(dāng)中有太多80、90后的影子在。
《天堂午餐》講述的是一個任性、年少輕狂的兒子,平時對母親的辛勞不以為意,甚至對嘮叨的母親發(fā)脾氣。當(dāng)母親在打掃衛(wèi)生的時候,正在看電視的兒子會說:“哎呀,別擋著我”;當(dāng)母親叫兒子吃飯的時候,正在上網(wǎng)的兒子會說:“哎呀,別叫了,煩死啦!”。面對母親“兒子,我多會兒能吃上你給我做的飯”的期盼,他毫不在意地回答:“媽,等您老了,我天天做給您吃。”而當(dāng)母親猝然過世后,追悔莫及的兒子悉心給母親做了一頓午餐,而此時母親再也吃不上兒子做的飯了,眼前就只有母親的遺像,兒子孤獨一人痛哭不已。
短片的主創(chuàng)者是河北傳媒學(xué)院大三學(xué)生劉嘯宇;“母親“的飾演者是一個電影公司登記的群眾演員,她看了劇本后,覺得題材特別有意義,當(dāng)即表示不要酬勞。而 “兒子”的飾演者是一名大一的學(xué)生,他是真的不會做飯,看他笨拙的在廚房為母親做飯 ,自己也會想到,原來什么都不只是說說而已那么簡單……
很多人在看完這個短片之后,會想到自己的父母,尤其是80、90后發(fā)現(xiàn),片中“兒子”說過的話也許自己也說過,等父母老了,我會好好孝敬父母。但是,為甚么要等到父母老了以后,為甚么要等到“以后”,才孝敬呢?為什么要等到“以后”才知道對父母好呢?影片中重復(fù)出現(xiàn)“兒子,我多會兒能吃上你給我做的飯”,“媽,等您老了,我天天做給您吃”,這樣的對話,但是,盡孝要隨時盡孝,要將孝心付諸“孝行”……
孝,要有孝心,不僅僅是為父母做一頓飯,哪怕是對父母說一句“爸媽,你們辛苦了,我愛你們”,這也是可以的。孝順,不光要有孝心,還要將孝心付諸行動,不要光動嘴皮子,行動吧!不要等到后悔了,才追悔莫及。特別是80后、90后,將埋在心底的“孝心”付諸“孝行”,要隨時盡孝,趁父母還在你的身邊,不要等到“以后”。
“當(dāng)你在等以后,就已經(jīng)失去了永遠(yuǎ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