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術使肝臟體外存活7天 器官移植怎么實現的
新技術使肝臟體外存活7天。1月13日《自然-生物技術》雜志發(fā)布新研究,蘇黎世大學專家發(fā)明新儀器,可以使肝臟在體外存活一個星期,該儀器還可以修復肝臟存在的損傷,清除肝臟中的脂肪沉積,甚至再生部分肝臟,使更多的供體肝臟可用于器官移植。這也為器官移植患者帶來新的生機。肝臟可體外存活技術是如何實現的呢?
肝臟可體外存活技術是如何實現的呢
該儀器不僅可以使肝臟存活7天,還可以修復肝臟之前存在的損傷,清除肝臟中的脂肪沉積,甚至再生部分肝臟。在研究過程中,有3/5的劣質肝臟在經過一個周的灌注后,恢復了全部功能。
通過一種新型灌注機技術,給體外器官輸送血液和氧氣、管理血糖和紅細胞計數、清除代謝廢物方面更佳。
比較新穎的是,該團隊搜集了10個本來不符合移植條件的肝臟,先在體外灌注機培養(yǎng)一周,其中有6個修復到了可移植水平。這是該技術最大的亮點。
器官移植是指將健康器官移植到另一個個體內,并使之迅速恢復功能的手術。器官移植的目的是代替因致命性疾病而喪失功能的器官,使被移植個體能重新擁有相應器官,并正常工作。常用的移植器官有腎、心、肝 、胰腺與胰島、甲狀旁腺、心肺、骨髓、角膜等。隨著國內外醫(yī)療衛(wèi)生的不斷創(chuàng)新,很多傳統(tǒng)的肝臟、心臟等器官移植已經逐漸普及,這也為患者帶來第二次生命。
2019年9月10日,重慶藥監(jiān)局發(fā)布:國內首款人工心臟產品已正式獲批上市,這也是我國第一個植入式心室輔助產品正式上市,將有效填補國內產業(yè)空白,推動中國高端醫(yī)療器械領域的進步。
人工心臟
人工心臟是在解剖學、生理學上代替人體因重癥喪失功能不可修復的自然心臟的一種人工臟器。人工心臟,其實就是用生物機械手段部分或完全替代心臟的泵血機能,維持全身的血液循環(huán)。按功能劃分包括心室輔助血泵(VAD)和全人工心臟(TAH)。
人工心臟移植為一種治療心衰的手段,是心臟移植術有效的替代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