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的生日
時間:2012-03-23 11:03:57 投稿:jerry 在線投稿:

一位小腳老人,又高又瘦。老人左手端著一盤熱氣騰騰的餃子,右手扯著一個剛剛懂事的小姑娘。小姑娘的左手里有火柴和幾張紙。她們來到一個閑置荒廢的院子里,這個院子里有幾棵棗樹,還有一棵香椿樹。棗樹下有一個石頭碌碡,她們來到碌碡旁,把餃子放在碌碡上,老人讓小女孩跪下,然后把那幾張紙點燃。
這是小時候老奶奶給我過生日的一個場面。我曾好奇地問老奶奶,過生日為什么來到碌碡旁?為什么還要燒紙?老奶奶說這樣我的身體就會像石頭一樣硬朗,就不生病,就能長高。實際上我還是不懂,不生病和大石頭有什么關(guān)系呢?燒幾張紙我就長高了?但每次生日都是這么過,我也習(xí)慣了,就不再問了。
老奶奶牽著我的手過生日,一牽就是六年。
六年之后,就是奶奶給我過生日。那時我端著餃子,走得很快,奶奶跟在我后面,拿著火柴和紙。我自己劃火柴點燃紙,然后看著紙燒完熄滅,然后我們就高高興興地回家吃餃子。
這樣又長到了十二歲。在我的家鄉(xiāng)十二歲的孩子是要“開鎖子”的。
十二歲那年,我的生日那天,奶奶找出十二個銅錢,用兩根紅線把銅錢穿起來,兩根紅線同時穿,一根從銅錢正面穿入錢眼,一根從反面穿入錢眼,這樣交替著穿,銅錢就會平著被一個個穿起來,然后把紅線兩頭打一個活結(jié),方便掛在脖子上。奶奶又找出那把家傳的大銅鎖,黃燦燦的,長長的,鑰匙也是長長的,奶奶用一塊新的紅布把銅鎖和銅錢包起來,端上餃子,我們就出發(fā)了。
提示:試試"← →"鍵可實現(xiàn)快速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