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餓了,媽媽(2)

和母親生活的幾十年歲月,留下最多的是生活的味道。酸甜苦辣,我們和母親共同品味。母親在苦難中榨出的一點甜味都留給了我們,她能夠品嘗的只有苦澀。
幾十年的歲月,好像母親做的菜最好吃。隨著生活的改善,美味的嘗遍,越發(fā)覺得這是一個不變的事實?嚯y的歲月,一日三餐都成問題,能有什么美味可言?但是,記憶中,有母親的生活最有滋味。想一想,那都是母愛在其中啊!
母親做飯時,我會常伴在左右。每每到燉菜的時候,母親都會很小心舀一點葷油放到鍋里,我在下面燒火。隨著油的吱吱溶化聲,豬油的濃香溢滿小屋。我不停地用鼻子深深地呼吸,母親看看我,在溶化的油里尋找著,有時是一小塊油渣,幸運的時候,會是一大塊油渣。我伸手要抓,母親看著我的臟手,搖一搖頭,然后用鏟刀把油渣鏟起,我就會把頭湊過去,張開嘴,長長地伸出舌頭,母親把鏟刀湊近嘴邊,吹上幾口,待那油渣有些涼了,母親才會把它放到我的伸出的舌頭上。母親看著我快速吞下油渣,那目光是安詳?shù),是幸福的,滿足的。我忙著添柴,母親忙著下菜,霧氣中,母親很快模糊了面容,有時水汽掛滿母親的發(fā)絲。我呆呆地看著母親,那濃香的美味,在唇齒間久久不散。
豆腐,在農(nóng)村有句說法:“窮人吃豆腐”。豆腐是農(nóng)家人不可或缺的食品,我們享受著美味,倒并不覺得我們有多么的落魄。農(nóng)家人吃豆腐是很節(jié)制的,秋收之后,許多人在收割后的黃豆地中翻檢,哪怕是一粒黃豆,都要很仔細地拾起,積少成多,撿來的黃豆,榨油是不敢奢望的,畢竟太少。換幾塊豆腐能解決一頓飽飯,那是很實際的問題。我們很細心地撿豆扒豆,期待著一頓飽食。以至今天,還會常常在夢中走進黃豆地,忙得熱汗直流。終于,那久違的聲音響起:“……豆腐……”,長長的吆喝聲,像是有著無窮的魅力,讓我們孩子再也坐不住了。